“2020·北京文艺论坛”论文集

作者: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出版时间:2023年12月 定价:118元 页数:480页 ISBN:9787559865076

购买

“2020·北京文艺论坛”论文集

本书卖点:

1.《“2020·北京文艺论坛”论文集》收录了分析当代文学创作、艺术研究、剧本分析、演出点评的文章,涉及各个领域,包括文学、影视、书法、绘画等,内容较为全面,文笔流畅,观点独到。

2.书中所收录的文章,作者皆为一线从业人员,也包括一些知名导演和剧作家,文章风格多样,一些文章比较口语化,可读性非常强。除了黄德海、解玺璋等知名作家之外,本书还首次收录了一些青年从业者的文章,为文艺论坛注入了更新鲜的血液。


作者简介:

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于1950年,是中共北京市委领导的由全市各文学艺术家协会、各区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市属的产业(局)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

内容简介:

“2020·北京文艺论坛”论文集,以“文化自觉与中国叙事”为主题,重点探讨中国故事的结构形态、讲述方式、传播路径等,既有回望传统又有立足当下,更有面向世界的多姿态,探讨了诸多中国叙事的可能性,兼有多程式结合探索和多领域的反思批评。本书另收有“2020·北京青年文艺评论人才读书研讨班”的相关文章,侧重探索文艺评论与社会语境变迁的联系。

简要目录:

文化自觉与中国叙事


2020·北京文艺论坛


如何面对当下文学批评的困局孟繁华3


如何创造中华民族新史诗李云雷10


传统戏曲与当代生活


——从当代昆曲《春·晓》的创作实践谈起胡叠14


文学和城市之间石一枫22


文化自觉与“中国叙事”张清华29


创造“中国人用中国材料去演给世界人看的中国戏曲”

罗琦33


近年中国电影叙事的文化彰显张卫45


认同传播: 国产商业电影的现实感与文化自觉张慧瑜53

在新的人口结构、城市结构下,当代电影理论与批评做错了什么

孙佳山69


立足当下,讲好中国故事


——创作电视剧《幸福里的故事》的感悟朵梅86


影视创作的文化自觉与中国叙事风格高小立92


故事的权威性及其中国形态张柠98


用变革的中国画讲好中国故事王鹏澂111


论“后新潮音乐”分期及其发生逻辑丁旭东128


语词、标签、视角与观念


——世界舞蹈的“中国观”和中国舞蹈的“世界观”王欣143


《康熙南巡图》第十二卷中的北京中轴线和卤簿吕晓149


文化误读、自我表达和艺术创新刘晓真178




2020·北京青年文艺评论人才读书研讨班


3D版《功夫》: 周郎已去,大师归来包磊185


中国电视喜剧综艺的历史变迁与创新特色陈寅191


舞台上的北京想象


——以“京味儿”话剧为中心的考察褚云侠203


新文创背景下中国网络文学IP的跨文化传播高飞219


四次出海,四种视角: 重读《鲁滨逊漂流记》侯磊241


当下体育竞技类电视剧的创作特点、问题及对策胡祥258


《摩天大楼》: 城市“异托邦”的社会性想象胡亚聪268

喀什噶尔的一株胡杨


——对刀郎原创音乐中“爱”表达范式的解析贾志发274


《三十而已》: 女性题材剧的新语境与新尝试江怡283


公共艺术设计与艺术文化生产李亚祺293


诗意的现代追寻


——读林若熹先生的《今夜》林夏瀚302


电影如何溢出屏幕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当代艺术与电影的延展刘乐308


小议启功书法品评实践的“阶段性”意识栾圣栋319


当下生活的“沙之书”


——评李洱长篇小说《应物兄》邵部328


切勿盲目追求和模仿西方抽象艺术王进玉340


魏晋玄学视域下的书法表现与书学特征王天乐金鑫348


光阴·意外·人生


——再读帕慕克《新人生》吴可358


在传统中发现美


——评《长安十二时辰》服装设计吴向天372


倒影潋滟


——重读毕飞宇的中短篇小说相宜381


彝伦长德,翰墨文心


——从“吴悦石、莫言、杨华山翰墨三人行”寻大美之源杨晓霖397


如何用电影思维塑造京剧电影杨越溪406

中国歌曲传播形式的多样化探索


——以王立平《红楼梦套曲》为例张烁413


从舞台到平台: 论明星的数据化赵立诺426


从《少帅》说起: 探寻张爱玲的“二次元世界”


——写在张爱玲百年诞辰之际朱江438

“回归”与“破圈”


——话剧“明星制”现象新格局的思考戴晨447


溯源回望: 孔子的文化自觉李甜甜456




研讨班作者简介463




文化自觉与中国叙事

2020北京文艺论坛



第一单元: 回望传统,重塑人文精神



如何面对当下文学批评的困局孟繁华5


如何创造中华民族新史诗李云雷13


传统戏曲与当代生活


——从当代昆曲《春·晓》的创作实践谈起胡叠19


文学和城市之间石一枫27


文化自觉与“中国叙事”张清华35


创造“中国人用中国材料去演给世界人看的中国戏曲”

罗琦41




近年中国电影叙事的文化彰显张卫57


认同传播: 国产商业电影的现实感与文化自觉张慧瑜65


在新的人口结构、城市结构下,当代电影理论与批评做错了什么

孙佳山83


立足当下讲好中国故事


——创作电视剧《幸福里的故事》的感悟朵梅101


影视创作的文化自觉与中国叙事风格高小立109




故事的权威性及其中国形态张柠119


用变革的中国画讲好中国故事王鹏澂135


论“后新潮音乐”分期及其发生逻辑丁旭东153


语词、标签、视角与观念


——世界舞蹈的“中国观”和中国舞蹈的“世界观”王欣171


《康熙南巡图》第十二卷中的北京中轴线和卤簿吕晓177


文化误读、自我表达和艺术创新刘晓真207


溯源回望: 孔子的文化自觉李甜甜213


2020北京青年文艺评论人才读书研讨班

3D版《功夫》: 周郎已去,大师归来包磊223


中国电视喜剧综艺的历史变迁与创新特色陈寅229


舞台上的北京想象


——以“京味儿”话剧为中心的考察褚云侠243


新文创背景下中国网络文学IP的跨文化传播高飞261


四次出海,四种视角: 重读《鲁滨逊漂流记》侯磊285


当下体育竞技类电视剧的创作特点、问题及对策胡祥305


《摩天大楼》: 城市“异托邦”的社会性想象胡亚聪317


喀什噶尔的一株胡杨


——对刀郎原创音乐中“爱”表达范式的解析贾志发325


《三十而已》: 女性题材剧的新语境与新尝试江怡335


公共艺术设计与艺术文化生产李亚祺347


诗意的现代追寻


——读林若熹先生的《今夜》林夏瀚357


电影如何溢出屏幕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当代艺术与电影的延展

刘乐363


小议启功书法品评实践的“阶段性”意识栾圣栋375


当下生活的“沙之书”


——评李洱长篇小说《应物兄》邵部385


切勿盲目追求和模仿西方抽象艺术王进玉399


魏晋玄学视域下的书法表现与书学特征王天乐金鑫409


光阴·意外·人生


——再读帕慕克《新人生》吴可419


在传统中发现美


——评“长安十二时辰”服装设计吴向天435


倒影潋滟


——重读毕飞宇的中短篇小说相宜445


彝伦长德,翰墨文心


——从“吴悦石莫言杨华山翰墨三人行”寻大美之源

杨晓霖463


如何用电影思维塑造京剧电影杨越溪473


中国歌曲传播形式的多样化探索


——以王立平《红楼梦套曲》为例张烁481


从舞台到平台: 论明星的数据化赵立诺495


从《少帅》说起: 探寻张爱玲的“二次元世界”


——写在张爱玲百年诞辰之际朱江509


“回归”与“破圈”


——话剧“明星制”现象新格局的思考戴晨521



作者简介531


编辑推荐:

“2020·北京文艺论坛”论文集,以“文化自觉与中国叙事”为主题,重点探讨中国故事的结构形态、讲述方式、传播路径等,既有回望传统又有立足当下,更有面向世界的多姿态,探讨了诸多中国叙事的可能性,兼有多程式结合探索和多领域的反思批评。本书另收有“2020·北京青年文艺评论人才读书研讨班”的相关文章,侧重探索文艺评论与社会语境变迁的联系。这些青年从业者的文章,为北京文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