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SE模型的中小学STEM教育探索
1.本书是通过3SE模式来开发STEM教育案例的实践成果,对STEM的教育理念具有指导意义。
2.该书是一线老师通过教学实践编撰而成,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创造能力。
陈尚宝,男,现任深圳市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研究生。近年来专注于STEM教育、项目式学习等新兴学习方式研究,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跨学科学习区域实践模式研究》课题主持,其推动负责的盐田区项目式学习案例被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指导的《基础教育参考》杂志评选为2018年项目式学习最佳区域奖,并被推荐参加芬兰StarT国际项目式学习评选。
本书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跨学科学习模式区域实践研究》的成果之一。课题组提出以3SE(scenario、experience、science、engineering、showcase、evaluation)模式来开发STEM教育的案例。本书案例均来源于真实生活情景,师生严格按照情景导入、职业体验、科学探究、工程探究、汇报展示、评价反思六大环节进行探究,以培养学生通过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的融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 本书课例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段,每个课例均跟该学段的知识紧密联合,既保证学生对学科相关知识的学习,又帮助学生体会学科之间的关联。旨在通过课例的实施带动学校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目录
第一部分 STEM课程开发背景及课程理论框架
第一章 STEM课程开发背景……………………………………………… 3
第一节 理论背景 ………………………………………………………… 3
第二节 政策背景 …………………………………………………………6
第三节 现实背景 ………………………………………………………… 9
第二章 STEM课程理论框架……………………………………………… 12
第一节 课程框架解决的主要问题 ……………………………………… 12
第二节 项目式学习区域实践模式 ……………………………………… 13
第三节 区域基于3SE模型的STEM课程实施模式…………………… 15
第四节 区域 “学科+社区”项目式学习课程体系构建 ……………… 18
第二部分 STEM课程案例分享
第一章 人文地理类案例……………………………………………………23
第一节 探研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制作沙头角鱼灯舞模型为例 …………………………… 23
第二节 盐田传统文化探究
——以制作!家海上迎亲装置为例 …………………………… 49
第三节 博物馆之项目式学习
——以探究深圳市南头古城为例 ……………………………… 72
第二章 自然环境类案例…………………………………………………90
第一节 探究大自然植物生长环境
——以制作智能灌溉装置为例 ………………………………… 90
第二节 红树苗认养与生态修复
——以秋茄为例探究红树的生理特征 ……………………… 111
第三节 树叶为什么黄了
——以制作植物智能补光装置为例 ………………………… 128
第三章 生活场景类案例………………………………………………146
第一节 台风来了
——以制作智能风速仪为例 ………………………………… 146
第二节 《海底两万里》深度探究
——以探究 “鹦鹉螺”号为例 ……………………………… 163
第三节 《诗经》植物的培育和保护
——以种植大头菜和萝卜为例 ……………………………… 176
第四节 探研“博爱之源”水池水质问题
——以制作 “藻类生长抑制器”为例 ……………………… 190
第四章 社区资源类案例 ………………………………………………… 212
第一节 图书馆保卫计划
——以制作图书馆环境湿度监测装置为例 ………………… 212
第二节 社区游乐设施安全提升
——以制作秋千的 “保护罩”为例 ………………………… 230
第三节 保护校园的鸟类
——以设计制作喂鸟器为例 ………………………………… 249
本书稿所收每个案例均跟该学段的知识紧密结合,既保证学生掌握学科相关知识,又帮助学生体会到学科之间的关联。本书适合STEM教育、项目式学习研究的专业人士以及中小学一线教师、教研人员等参考使用。作为今后发展的大趋势,STEM教育对我国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