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新书发布会《李小龙传:光荣与孤独》

system 2024-07-26 247 返回列表

动作片代表了一个民间的公平体系

郑诗亮:各位朋友能够到现场,想必都是对李小龙,对功夫片,对好莱坞电影有一定的兴趣或者了解,但大家未必对这本书(《李小龙传:光荣与孤独》),对作者四方田犬彦的写作方式有所了解。四方田犬彦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电影学者,我读过很多他关于亚洲电影,日本电影的论述。一些中国电影研究者会把四方田犬彦定义成非学院派的研究者,因为他是一个非常在乎大众感受来写作的人,他非常注重到世界各地行走,深入当地的电影市场和电影观众,了解他们的电影品位和需求,与此同时他对时尚文化,青年人的品位又非常关注。

我欣喜地发现他在这本书里有一个非常好的视角体现。他一直想建立一个“亚洲电影”的类型学。他对待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和中国大陆的电影,包括日本的电影,有个一以贯之的理论趣味和逻辑的线索。同时他有非常明确的,亚洲电影区要别于西方或者好莱坞电影的问题意识。

我读完这本书第一个突出的感受是,四方田犬彦的电影类型学趣味,在李小龙身上得到了非常突出的体现。另外一个是,作者的政治立场可能在其著作中并没有那么强烈的体现,但我隐隐约约地能揣摩到。四方田犬彦的文化立场非常有意思,他润物细无声的在他的研究和写作中体现对某些事件的关注和选择。他会去关注巴勒斯坦地区,黑人社区对李小龙的关注以及李小龙对他们的意义和鼓舞,都是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好的一个特点。当然今天更多的话题要交给两位来分享,先请潘幼芳老师聊聊您翻译过程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点?

潘幼芳:我翻译李小龙其实是比较仓促的情况下,但当我看到原作也非常有感触。首先我也好奇日本人如何评价李小龙和他的电影,加上我们这代人对李小龙有崇拜的感觉。凭着这些思路开始了我的翻译,整个翻译(过程)中也受到不少冲击。

书里涉及到了很多西方的电影,人名以及一些文化背景,为了翻译作品和人名名字,我专门做了一个把日文翻译后对应英文的表格,努力把这些名字统一起来。我们都知道李小龙是功夫之王,更让惊讶的是他童星时期竟然就拍了二十几部电影,在那些作品里面,大部分他演的都是生活在底层或者混乱中的人物形象。

李小龙本身有一个比较有趣的人生经历,他出生在旧金山,一岁不到被带回了香港,整个青少年时代接触的是传统的中国文化。19岁他又去美国华盛顿大学念书,他的专业竟然是哲学,这成了他后来形成哲学思想的文化背景。他在香港和美国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积累,都反映在了影视里。

郑诗亮:潘老师刚刚讲到翻译当中不容易。当下日本社会的年轻人其实也很有体会,日语里的外来语都是用片假名来书写的,他们要认识这些也不容易。另外,我也是读完书发现有很多李小龙早期比较珍贵的电影海报,这是日本学者一个突出的特点——非常注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接下来请王老师聊聊李小龙对您本人的意义以及他对香港电影的意义。

 王玉:我很早在《看电影》上有一个专栏,专门讲香港电影。我当时是从徐克开始切入,但一旦研究整个香港电影绕不开李小龙。他的动作片也好,或者说他本人的一些符号也好,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有一个很大的意义特征。这本书从封面上看基本上就代表了李小龙的意义。首先这应该功夫的“功”字的一个变体,这可能是一个“龙”字,整体又是一个传统的武侠很舒展的形象。这大概就可以代表中国功夫在世界范围内的意义,功夫或武打动作对所有人来说都有一个东方符号的意义。

说到李小龙,我觉得要先说李小龙那个时代。李小龙的电影大多都集中在40年代直至他去世,这几十年的香港电影是作为一个中心存在的。从电影产业开始,亚洲范围内第一个中心是上海,第二个中心就是香港。而在西方好莱坞是一个超前的,强大的造梦工厂,对东方的接受相对来说很难,它有壁垒和标准。但为什么功夫片作为一个强大的类型可以成为好莱坞的一部分,以至于让香港功夫片在世界范围内扬名,有个很重要的特点——香港的功夫片有自己独特的功夫精神。从功夫精神的角度,(再往前)我们可以追溯到中国的“侠文化”。“侠文化”是中国区别于很多国家的一个地方。大家都知道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家,“侠文化”是三家以外的一种文化,比如古代很早的游侠,大家熟悉的《水浒传》,近现代的金庸等等,都有武侠文化的成分在。

  京剧里有专门的(角色),武生,就是“侠文化”的一脉。古代读书是有门槛的,但你去拜师,只要肯吃苦相对来说(学习的)门槛就小很多,所以它往往代表着一种相对公平里的绝对公平。香港会在动作或武打方面成为一脉,有一点很重要,香港很多武打片其实是师承于京剧、越剧。上海、广州很多戏班文化,他们早期到香港闯荡,再加上电影的浪潮,就有了比如说像成家班之类的一个传承。还有一点很重要是什么呢?他们刚开始打拼,香港还是英统治的时期,整个体系里国人肯定多少受些欺负,但是在底层,两个人比武高低做不得假的,这里往后可以延伸香港很多黑帮文化,这也是为什么香港的黑帮电影也很有趣的一个原因。就这样一层一层一层,动作片代表了一个民间的公平体系,一个侠义之道的公平体系。
李小龙早期电影演的都是小人物,武艺高超加上丝毫不放弃中国传统侠文化的义气之道,他的电影充满魅力,也是它在国外被接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早期的京剧武行是最卖座的,它讲究板眼,打起来真好看。这么好看的东西又有侠义文化在,怎么可能会被好莱坞忽略呢!借助电影这种手段就显得更行云流水,电影加大了动作的观赏性,它可以让一个弱小的人变得更伟大等等起来,所以它很有趣。

一个很多面的李小龙

  郑诗亮:王老师聊到香港电影和戏曲的关系,让我想到另外一个,郑少秋。他当年有一个特别知名,风流倜傥的角色,就是楚留香。他在剧里撩裙摆走四方步特别潇洒,大家都觉得他演了才是楚留香,别人演的不算。郑少秋为什么会把楚留香演得好呢?他找到香港的一个京剧演员特地拜师学艺。戏曲跟电影的关系可能多多少少是被我们所忽视的,但内在很深厚的渊源。大陆有另外一部电视剧《西游记》,大量的使用戏曲演员,充分说明电影跟戏曲的关系是很有意思的。前面潘老师提到李小龙读的是哲学系,所以他后面有些表达特别有哲学的味道。李小龙有句很著名的话“be water my friend”,我经常引用觉得妙趣无穷。李小龙之所以在全世界有如此广泛的影响力和传播度,不单单是他打得好看,他身上有非常多值得玩味的地方。下面我们可以先聊一些个人化的话题,两位在接触李小龙的相关作品后,比较喜欢哪些片段或者印象很深刻的哪些细节?

潘幼芳:李小龙在面部表现,身体表现……比较有自信,有些评价说他自恋,但我更喜欢用自豪和自信去评价。他体脂率很低,特别重视(把)身体的自然之美展现给大家,在成长过程里,他的自信感我觉得一直在提升。童星的李小龙其实是非常有趣的,正因为有这些有趣的体验、积累,我们有句话叫厚积薄发,才会有后来他在武术和哲学方面获得那么多成功。

为什么四方田犬彦从日本的角度评价李小龙,跟日本人崇拜李小龙是分不开的。李小龙在日本的影响非常大,一些日本动漫,电影里的动作设计的灵感就来自李小龙的作品,日本有一部很有名的动漫叫《忍者大决斗》,在美国播映的时候竟然是用了李小龙的名字去宣传。

郑诗亮:大家如果看这本书会发现李小龙本身就是个时尚icon。60年代的李小龙经常穿一些牛津的衬衫,很笔挺的西裤,跟我们后面所熟悉的已经高度符号化的黄色连体衣有相当区别。而且不管什么时候出现,李小龙的鬓角都修得非常漂亮,他是一个很在意自己外在形象的人。到了70年代,书里面也有一些照片,李小龙已经非常有典型嬉皮士的感觉了,他会穿高跟的皮鞋,喇叭裤,戴墨镜,当时李小龙身上呈现出的是一种对传统的文化气质的调和甚至是挑战。李小龙的影响力如此之大当然跟他的功夫有关系,功夫之外他也有意识的把自己时尚符号化。李小龙的粉丝最经常使用的就是他之前留下的符号,比如《杀死比尔》里著名的李小龙黄色连体衣,而李小龙好像从70年代初开始就不穿皮鞋了,改穿很经典的鬼冢虎运动鞋。凡此种种的细节,都体现出李小龙不是一身健硕肌肉的武夫,他有着非常的精密的头脑和卓越的远见的,一个文化标杆式的大师级人物。

  王玉:李小龙是在南沙书院读的书,白先勇在那儿读过,黄沾在那儿读过,许冠文好像也是……南沙书院出了很多香港名人,黄沾先生专门找李小龙单挑过,类似种种,其实他是一个很多面的李小龙。这本书很神奇的是,它是一个日本人写的。了解李小龙我看的第一部电影是《精武门》,如此抗日的电影,然后日本人竟然如此崇拜他……大家看传记里面有一句话我觉得很重要,作者说他出于一种极大的热情。李小龙毋庸置疑是一个超自信的人,他的自信不只是照耀他和周围的人,更是照耀了好多代中国人。现在都提文化自信,我其实更想探讨是李小龙对当下有什么样的意义?6、70年代一个曾经在国际上发光的人,我们在他身上可以拿到一些什么东西在今天依旧发光?李小龙除了武打的漂亮,除了一身肌肉,除了他修得很好看的鬓角外,有什么脊梁性的东西我们可以拿过来?他是怎么在好莱坞单打独斗,还是有多少人助力他成为一个明星的?……我想这是读这个传记特别重要的意义。

功夫的传承
  郑诗亮:王老师从很宏大的文化传播和文化IP的角度来谈,我在读这本书想到的是另外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功夫的传承。

在座各位有多少看过《一代宗师》?它已经远远超出了功夫电影的范畴,是一部功夫版的民国往事,就像《美国往事》一样。这里有一个很核心的问题,当年那么多赫赫有名的,威风八面的功夫,后来都去哪儿了?编剧徐浩峰写过一本书《逝去的武林》,他在这里面有一个交代。当时著名的形意拳大师李仲轩,年轻时拜过三位形意拳大师学艺传承他们的功夫。这三位大师文化水平相对比较低,就寄希望于李仲轩这样出身于官宦世家,书香门第的弟子,能够把精妙的形意拳传递下去的同时还能把功夫的发展脉络记录下来。很遗憾的是,李仲轩所处的时代是中国社会急速转型和狂飙突进的年代,他发现找不到一个忠义之士来传承功夫,年纪轻轻就归隐了山林。一直到晚年,他才在杂志《武魂》上发表回忆文章,把当年几位师傅所授的精妙拳理和功夫历程做一个记录。这些坚信中华武术的宗师级人物,

  他也无能为力,也无所适从,只能寄希望于后来人能够理解自己的平生所学,所谓“有一口气,点一盏灯,有灯就有人”。李小龙就是一口气,那一盏灯。

今天网上还有人开玩笑说叶问一辈子最大的功劳,第一是传承咏春拳,第二就是教出徒弟李小龙。当然李小龙跟叶问的关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今天没办法展开多讲。书里说李小龙在美国开馆授徒,弘扬东方武术。慢慢地李小龙意识到如果执着于师傅教的咏春拳,中国武术可能没有进步,他创立的截拳道恰恰是把各种西方的搏击、拳击和中国的拳术融合。读到这一段我是非常感慨的,按照很多对中华传统文化信奉者的态度来讲,不能变祖宗之法。李小龙身上,回到我开头聊的,有一种“be water my friend”的感觉。当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功夫的研习中,根据当下的变化做出革新,去应对时代的需求,才真正能让中华传统文化和武术具有生命力。李小龙最值得学习的可能就是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与时俱进的精神以及他孜孜不倦地传递中华武术,中华传统文化。
  潘幼芳:李小龙是个想法非常多的人。从童星时代的那些电影角色,就非常有正义感。《细路祥》一开始是个孤儿,经历一些曲折脱离困境然后走上正道。到了功夫时代的四部半电影,第一部是叫《唐山大兄》,虽然拍摄背景是在泰国,但他也是站在底层工人的角度去扮演角色的,跟工友们反抗老板。《精武门》大家更熟悉了,李小龙对日本武馆斩钉截铁地讲了一句话,“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电影里也有为了大义而牺牲自我的一种情景。接下来是他自拍自演自导的《猛龙过江》,也是最充分体现他武学精神的 ,有一个很非常有趣的情景,他把最后决斗的背景放在罗马的决斗场,武术者的中心,他在武术者的中心打败了欧美(武者),那是非常有意义的。他最后一部电影《龙争虎斗》,也是显示出正义和邪义的争斗,完全是一个正义的化身,侠的化身。所以骨子里我觉得他就是一个侠者,一个正义的化身。


李小龙在传承上的反叛性


  郑诗亮:潘老师的感受跟当年毛主席看到李小龙电影很像。1974年引进了《精武门》《唐山大兄》和《猛龙过江》。毛主席文件都不批了,就要看李小龙的电影。我没有讲八卦段子,这个其实是关乎一个很重要后续的草蛇灰。当时李小龙的电影是邵氏公司拍的,恰恰是因为有了这样一层联系,后面邵氏公司跟大陆的关系不断升温,邵逸夫来大陆活动是有一条明显的脉络在里面。正好聊到这儿,我们可以聊一下李小龙之后,功夫电影对他的致敬,借鉴和改变。书里讲到成龙有一段话太好玩了:我拍电影最焦虑的就怎么样跟李小龙不一样。李小龙表现得严肃,我就表现得滑稽;李小龙表现得跟对手有一道天堑一样,我就要跟我的敌人勾肩搭背,笑嘻嘻混在一起。这里要用到一个文艺学的术语,叫“影响的焦虑”。李小龙之后所有演功夫片的人都要想,一方面要能够把东西有所发扬,一方面跟他不一样。

  王玉:郑老师提出了一个比较有趣的问题,李小龙在传承上的反叛性。我看这本书也对其中一段特别感兴趣,作者眼光还是很厉害的。他说李小龙的革命性体现在两点,他虽然师承于他越剧大师的父亲,但他并没有把自己在京剧上的传统延伸进他后来的功夫片世界里,可能童星时候有一些。再一个是他跟当时大多数香港电影人相反,他敏感地关注好莱坞的动静,对传统武术中固有的儒家式师徒关系几乎漠不关心。李小龙在与香港电影界传统决裂的同时,他在身体散发出的又是禁欲思想和民族主义热情。为什么他被好莱坞这么快的接受,也跟他这种反叛精神不无关系。这里面还提到了一个作品,算是李小龙作为功夫巨星正式出道的作品,《唐山大兄》。电影说的是移民文化下的劳工,电影在香港热卖,香港也是一个移民文化很发达的地区。但其实华工的漂流感是区别于传统儒家文化的,儒家文化是农耕文化,是安土重迁的文化。这种冲突其实特别有趣,包括香港电影后来很多的反传统,不光成龙那种嬉笑怒骂式的反传统,徐克的武侠反传统也挺有趣,徐克在抽离到武打动作的同时用古装片对现实的讽刺性反而加大。

  当时香港电影为什么如此繁荣?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导演为了电影能够发光发热,都竭尽全力找到一条独特的道路。为什么后来香港电影又迈向末路?他们好像后期没有改变什么东西了,哪怕内地影人还做了很多尝试,但是香港影人很少那么大胆地去做尝试了。现在的中国电影市场不断壮大,大家也发现了这些年好莱坞大片里一定是有亚裔角色或亚裔文化的,就是因为他们从经济层面考量必须要把这些包容进去。所以我们如果拥有如此好的市场,中国影人究竟能不能再做出当年像香港电影的一个新浪潮,一个崛起的亮点也是可以进一步探讨的议题。

  郑诗亮:李小龙身上反传统的革新的一面让他能够迅速融入好莱坞;而他身上民族主义的一面,让他深受中国,从政治领袖到普通平民百姓的欢迎,这两者之间会有一些微妙的内在矛盾。我们要自信自强自立,要去痛殴洋人,要把东亚病夫的招牌砸得粉碎;但另一方面又让全世界普通的电影观众喜欢我们,这是非常难的事情,李小龙做得特别好。

大家喜欢李小龙,到底喜欢的是什么?读完这本书再结合李小龙的电影,我的解读其实非常简单,电影终究是视听的艺术。李小龙的创新或者说厉害之处在于,他充分利用到了电影作为视听艺术载体的某些特质,通过非常漂亮、独到的动作设计以及为了某个动作设计而服务的情节,把东西传递出去了。某种意义上我们现在一些电影跟李小龙相比,可能问题就在这儿——太过注重于所谓的思想传递,而忽视了电影本身是要好看的。这跟这本书或者说李小龙作为演员传递给我们思想情感的启发是一致的,那就是,我们怎么在不同的时代去呼应当时社会民众的需求,然后通过载体来把它深化下去。
好了,我们今天的活动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