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探索丛书”出版

人民网 2019-07-12 974 返回列表

人民网上海7月7日电 (记者 曹玲娟)作为智慧的追问,哲学乃时代精神之体现。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智慧的探索丛书”近日出版面世。该套丛书收入了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几代学人的哲学论著二十余种,其中既有学科创始人的奠基性文本,也有年轻后人的探索之作,它在显现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学科发展历程的同时,也展示了几代学人的智慧之思。

“智慧的探索”之名,来自中国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契先生的著作《智慧说三篇》。华东师范大学的哲学学科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奠基者为冯契先生。在半个多世纪的思想跋涉中,冯契先生既历经了西方的智慧之路,又沉潜于中国的智慧长河,而对人类认识史的这种锲入与反省,又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洗礼及时代问题的关注。从早年的《智慧》到晚年的《智慧说三篇》,冯契先生以始于智慧又终于智慧的长期沉思。

以智慧为指向,华东师范大学的哲学学科同时具有开放性:在上承自身传统的同时,也在学术研究方面鼓励富有个性的创造性探究,并为来自不同学术传统的学人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这里体现的是哲学传统中的一本而分殊:“一本”,表现为追寻智慧过程中前后相承的内在学术脉络,“分殊”,则展现了多样化的学术个性。事实上,智慧之思本身总是同时展开为对智慧的个性化探索。

如丛书中所收录的杨国荣教授的《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通过考察善的多重意义以及道德与价值、伦理和义务、德性和规范、知善和行善、言说和存在、形式和实质、道德与幸福等问题,展示了对道德之域的形上沉思。

郁振华教授的《形上智慧如何可能——中国现代哲学的沉思》紧扣“在科学时代,形上学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概念框架,展示了中国现代哲学关于形上智慧之可能性话语的多重理论意蕴,在充分肯定中国现代哲学所取得的多方面思辨成就的前提下,也提出了批判超越中国现代形上学的课题。

晋荣东教授的《逻辑何为——当代中国逻辑的现代性反思》从当代中国逻辑所肩负的双重任务,即逻辑学自身需要现代化和逻辑学应当为现代化服务出发,围绕现代性的建构和批判这一基本原则。对改革开放以来逻辑学所取得的成绩,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重点的但又是系统的回顾与反思。

陈立新教授的《历史意义的生存论澄明——马克思历史观哲学境域研究》探讨马克思面向现实生活世界,围绕人的感性活动、人的现实生存、人类社会等理论环节,深切领悟人的生存时间性和历史性,在把握现实生活过程中阐明历史事物的本质性,本真道说了历史何以可能,实现了对历史意义的生存论澄明。

郦全民教授的《用计算的观点看世界》从哲学的角度和高度,系统描述了计算主义在科学技术前沿的主要表现,深入剖析了计算主义的基本主张和科学意蕴,并运用计算的观点对量子实在、时空本性、生命本质、心智之谜和人之进化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究,也留下了许多值得进一步思考的哲学和科学话题。

大道运行无息,智慧探索不止。非常时代召唤非常之思。在这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哲学必须、亦必将开出新视野。在未来二三十年,哲学如何发展?到2050年,哲学将呈现出何种形态?这些问题令人困惑,让人激动,发人深思。丛书不仅仅表现为对华东师范大学哲学传统的回顾和总结,而且更预示着这一传统未来发展的走向。从更广的视域看,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学科的衍化,同时又以当代中国哲学的演变为背景,在此意义上,“智慧的探索丛书”也从一个方面折射了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过程。